客戶問題: “老板最關心投資回報,買一套機械手也要十幾萬,到底值不值?能不能幫我算算,大概多長時間能收回成本?”
專業解答:
這是決策的核心,我們必須用實實在在的賬來算明白。投資回報周期(ROI)取決于您當前的人工成本、產量提升和良品率提升。下面我們以一個典型的 scenario 來估算:
假設條件:
一套標準配置的二次元機械手系統(含安裝調試)價格:¥17萬元。
您當前有一臺80噸沖床,生產某種金屬沖壓件。
現狀(人工操作):
操作工:2人/班(一人操作,一人輔助或看多臺),月薪+社保等綜合成本約 ¥10,000元/人。
每日產量:20,000件。
良品率:97%(因疲勞、放置不準等產生廢品)。
改造后(機械手操作):
操作工:1人可看管3臺設備(主要負責上料、巡檢)。
每日產量:提升至 28,000件(因節拍提升和無休止工作)。
良品率:提升至 99.5%(機械手放料位置精準一致)。
投資回報計算:

1. 直接人工節省:
每月節省人工:原2人 -> 現僅需1/3人(因一人看三臺,分攤到本臺設備約0.33人)。
相當于每月節省(2 - 0.33)= 1.67個人的成本。
每月節省金額:1.67人 × ¥10,000元/人 = ¥16,700元。
2. 效率提升帶來的收益:
日增產:28,000 - 20,000 = 8,000件。
假設每件產品的毛利潤為 ¥0.5元(此值需您根據自身產品計算)。
每月按26天計算,新增利潤:8,000件/天 × 26天 × ¥0.5元/件 = ¥104,000元。
** 注:** 這部分收益是最大的,但它取決于您的訂單是否飽和。如果訂單飽和,增產部分可直接轉化為利潤;如果訂單不足,增產意義不大,但您可以因此辭退臨時工或更快完成訂單騰出產能接新單。
3. 良品率提升帶來的收益:
每月原總產量:20,000件/天 × 26天 = 520,000件。
每月原廢品損失:520,000 × (1-97%) = 15,600件。
每月現廢品損失:(28,000×26) × (1-99.5%) ≈ 3,640件。
每月減少廢品:15,600 - 3,640 = 11,960件。
節省成本(按成本價算,假設¥0.3元/件):11,960件 × ¥0.3元/件 = ¥3,588元。
4. 月度總收益匯總:
人工節省:¥16,700
良品節省:¥3,588
增產收益(按訂單飽和計):¥104,000
月度總收益 ≈ ¥124,288元
5. 計算回本周期:
最理想情況(訂單飽和):
回本周期 = 總投資 / 月度總收益 = ¥170,000 / ¥124,288 ≈ 1.4個月。
這幾乎一個多月就回本了,但這依賴于增產部分能完全轉化為利潤。
保守情況(僅計算人工和良品節省,訂單不飽和):
月度收益 = ¥16,700 + ¥3,588 = ¥20,288
回本周期 = ¥170,000 / ¥20,288 ≈ 8.4個月。
結論:
即使在不考慮增產效益的最保守情況下,通常在6-9個月內即可收回全部投資。之后設備帶來的收益幾乎都是純利潤。此外,還未計算它帶來的隱藏收益:如降低工傷風險、改善企業形象(自動化工廠)、提升產品一致性、允許夜間無人化生產等。
因此,對于有一定批量的沖壓生產,投資二次元機械手是一項回報率高、回報周期極快的明智決策。我們可以根據您的具體數據,為您做一份更精確的ROI分析報告。